同放异彩,深中教师亮相全国著名高中同课异构研讨会
11月23日,近两百名来自全国的教师云集郑州外国语学校,观摩我校与郑州外国语学校、长沙雅礼中学、浙江学军中学三所兄弟学校联合开展的全国著名高中同课异构研讨会。我校语文、数学、历史、生物、化学、地理科组参与了此次活动。
参与老师合影
语文组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语文组的教学篇目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来自三所中学的三位语文老师以不同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人美、课美、诗意美”的语文课堂。
深圳中学的庞雨尧老师紧扣新课标理念,采用群诗阅读和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分析陶渊明四首诗中“鸟”的意象来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评课专家认为这堂课内容丰富,有深度,角度新颖,是自主教学在课堂中实施生成的真实示范,值得其他老师借鉴。
雅礼中学的王迎老师采用诵读和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品析诗歌语言,让学生理解诗人的形象,感受诗歌审美意蕴。教学设计灵活,注重课堂生成。
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李亚娟老师让学生通过反复吟咏体会“田园” 这一意象的丰富内涵,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意象填写诗句,使其更深入地感受田园诗的特点。教学导向明确,内容由浅入深,课堂语言精炼自然。
数学组
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首先讲课的是学军中学的王馥老师。王老师主要关注生活现实情境的运用,图形的直观,性质的理解,作为一位有十余年教学经验的老师,王老师非常重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接下来是深圳中学的赵志伟老师,作为年轻老师,赵老师教学目标设置合理,并精心组织、挖掘、处理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设置环环相扣,追问激发学生兴趣,并兼顾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且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最后登场的是郑州外国语学校朱紫彤老师,朱老师很重视实景情境及数学抽象能力;关注问题本质并注重直观想象和直观操作;同样关注应用与方法提炼。三位老师采取不同的思路均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鲍聪晓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程给予了精彩的点评,同时指出了优点和不足,特别肯定赵志伟老师的教学设计与高中数学新课标非常吻合,并推荐给河南省参加数学教学比赛的青年老师参考。最后,鲍聪晓老师还为大家分享了新课标的要求与精神。
历史组
历史学科研讨会上,郑州外国语学校白津玮老师,雅礼中学的余晓东老师与我校的靳万莹老师以《国共十年对峙》为授课内容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
我校靳老师的授课生动形象,逻辑清晰,上了一堂“历史味道”浓郁的历史课。在教学中,靳老师贯彻了先谈历史,再谈教学的基本理念,以精心选择的史料与历史故事来呈现中国革命实践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实现了历史细节与历史逻辑的高度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史实的过程中生成核心概念,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
雅礼中学的余老师非常重视对国共十年对峙中重大历史线索的勾勒。他简要讲述关键历史事件,积极创设良好的学生课堂讨论活动,课堂效果良好。郑外的白老师的课堂则采取比较视角,综合运用图像史料与文字史料,解读中国革命的道路选择与曲折性。他通过设置有效的历史问题,层层推进历史教学。
在评课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林教授与洛阳市历史教研员江正军围绕三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并给出建议。其中,郑教授点评靳老师课堂逻辑性强,内容紧凑。教研员江正军则对靳老师重视历史地图,从中国的山川形势出发分析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表示赞赏。随后大家进入自由交流环节,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问题的落实问题分享了各自的实践与看法,研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生物组
我校生物科组桂之颀老师与郑州外国语学校马妍老师、学军中学肖连刚老师以《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为主题开展教学。三位老师各出机杼,串联起精彩又多彩的课堂,让听课者目不暇接。
我校桂老师以西瓜育种为主线整合多种育种方法,让学生在育种体验中达成对遗传规律的应用,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我国在西瓜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为素材,将社会责任的培养落到实处。关注概念外延,以纸牌活动模拟远缘杂交,帮助学生突破了异源二倍体的难点,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获得听课老师一致好评。
学军中学的肖老师以水稻育种历史为线索,串连起各种育种方式,深挖育种过程、设计选种问题,将育种与遗传计算的难点结合起来,令人耳目一新。郑州外国语学校的马老师从袁隆平获共和国勋章切入育种主题,以布朗之问收束课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安排学生计算连续自交与连续自由交配选优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将育种的实际问题引入了课堂,深化了学生对连续自交育种方法的认识。
郑州市教研员张俊杰老师评价三位老师“不愧是名校名师”,三节课是“不可多得的好课”。肖老师教学设计有厚度,课堂内容丰富,体现了竞赛教练深厚的学科素养;马老师师生交流有深度,循循善诱,推进课堂;桂老师任务创设有高度,教学设计直击难点,课堂调度举重若轻,令学生和听课老师都乐在其中。
评课后三位老师与郑外生物科组长、教研员合影
地理组
参与本次地理学科同课异构交流活动有我校的廖伊雯老师、杭州学军中学的穆仁义老师和郑州外国语学校的甘世林老师,三位老师均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授课内容,授课过程各有所长,风格鲜明,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我校的廖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橡皮小黄鸭在海洋上的漂流导入海水大规模运动的内容,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以微笑、亲切的风格引导学生参与以案例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师生共同研讨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成因与分布特征,最后化繁为简总结出简明的自然规律与有趣的记忆方法。
学军中学的穆老师擅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由已知知识推导出未知知识,全程体现着解密与好奇的特色。郑州外国语学校的甘老师则以太平洋垃圾岛为切入点,紧贴高考考点,结构完整。
在随后的评课环节中,评课专家点评了三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特别赞扬了我校廖老师贴近生活的案例选取、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和清晰顺畅的课堂逻辑。
化学组
化学学科课题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我校郭晔嘉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紧密围绕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K-Q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以氢氧化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氢氧化镁溶解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推理,自主构建“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认知模型;再引入海水提镁的真实情境,设置螺旋上升,层层推进的驱动性问题链,从定量的角度深化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本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设置更高层次的沉淀溶解与转化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运用平衡观、微粒观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来自雅礼中学的孙泽浩老师以银离子中毒如何解毒这一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展示多样的情境素材,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和解决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思路与方法。来自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姚卫民老师利用离子浓度检测仪构建起学生对平衡的直观认识,通过类比化学平衡的特征,引导学生完善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知识的理解运用。
郑州市化学教研员岳庆先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总结评价,岳老师指出,三节课虽然风格不同,但各有亮点,都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希望在座的老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教育的神秘与魅力,正在于它是“让黑暗发出回声”。而同课异构,是让优秀的教学思想引发思想的共振。嘤嘤其鸣,求其友声。感谢郑外的平台,四所学校的青年教师各展其才,多样的课堂设计让我们更接近了教学思想的共同内核。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次青年教师卓越的课堂表现也离不开科组的鼎力支持。各科组均进行了多次磨课活动,集科组之力共同打造出优秀的课堂,体现了深中人的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
本次活动东道主是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外组织活动之周密,与会教师素养之深厚,研讨活动水准之高,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不开轩面场圃?感谢郑外为教师开了这一扇窗,便有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微信:szzxgfwx